中国佛友网

查看: 4254|回复: 0

[大德开示] 「上自下然和尚」根选择圆通,入流成正觉

[复制链接]

900

主题

1162

帖子

3054

积分

论坛元老

Rank: 8Rank: 8

积分
3054

最佳新人活跃会员

发表于 2020-9-26 07:30:08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


~ 自下然和尚宣讲 ~
前面已然知道了,所以根你当然会选择圆通。这六根当前就在每个结,六结当前,你先找个什么?找你好下手的。好下手只是这个讲譬喻,当然每一个结都是同样一巾的,只是方便用这种譬喻告诉现在的行者,找你好下手的。事实上的一巾所成的六结都是如是下手的,只是用到众生的业感因缘不同,似乎你就好像当时的因种种环境,或者是人为的种种时间的方便说你针对哪个地方下手?所以叫你选择圆明本根,圆通本根,也就是叫你好下手,好认。
什么叫好认?就是你在上面能够体会觉得圆明的,他能够念念不失。那只有耳根最圆通,让你念念不失。念念不失表示什么?你念念都可以在上面不断的念念体会还家。甚至于你觉得无闻,无闻都是闻。有眼睛讲的无见,无见你也说他是见,但是你那个无见那个当前的眼睛迷惑,那种惑着,你不可能认为他是见。那无见若是是见时,那是告诉你,你眼睛后面后脑勺看不到嘛,你能说那是见吗?所以你自己就哑口了,你自己就讲不出话来了,你会无见是见,你后脑勺看不到那是见吗?
那个跟耳朵不一样,耳朵十方圆明,你无闻还是闻,谁闻无闻?他没有一个作用之中他会起成惑着,他不是有什么东西叫障碍,什么那个叫无闻?有个障碍能够叫无闻,藏在这个障碍里面,那你就不能够像像刚刚讲到,讲的无闻就是闻性中这么样的直下担当,因为他真有如此障碍。实际上耳朵没有任何障碍,没有东西能障碍他,所以你自然就会去向他去认。
眼睛就不行啦。你有的人说那无见也是见吶。我也听过一个人叫无见是见。对,无见是见,没错。你现在知道无闻是闻,你当然说无见是见,可是你要真的下手时,你后脑勺那个不见的地方,你说是见吗?你就心中起成疑惑了嘛,因为你毕竟是凡夫,你在这个上面就没有办法圆明。你没办法圆明时,还找个圆明的让你圆明。等到你圆明的让你圆明时,将来在这个见中,你说后脑上看不到,看不到也能圆明,所以先让你找到圆通本根。先让你心熟,心熟才能够起成决定心,所以要根选择圆通,懂得圆通。
什么叫圆通?就是念念下手、念念无疑、念念无惑就是圆通。你念念下手都能够形成你的方便,而且他法法不失,甚至于分分秒秒都没离开过你,刹那刹那都没有离开背离过你,你才叫圆通。你随便回来,也随你心中只要回来,随处黏来都能够用得到他,那才叫圆通,那你才能够熟悉呀。
当你真正能够这样的熟悉时,入流成正觉。入什么流?入觉心的作用。过去你的感觉是什么?你的感觉都是你随着缘起的种种流势。所以在这个流势上我们说要逆流回来,逆流而归。但事实上你过去随缘,那才叫逆流呢。你本来觉心现前的时候,才叫做真正的一体的觉流,那就根本觉心的流淌。可你却形成妄想成种种感受,那叫做背逆于流。背逆于流,那才叫逆流。
所以用到凡夫,你背逆了流。然后在感受上面好像感受上面再一个回头,你说那个叫逆流,也可以,凡夫反正先摘引你。我们现在凡夫嘛,说那个是逆流,将来你才会发现那根本没有一个回头处,谁叫你回头?当前不是告诉你解体就是巾体吗?那当前逆流处就是正流时,你还有个回头吗?叫逆流吗?
只是在作用上面,在行者当下的发心的智慧体上,心中的言语上面,你一定要能够保持当下过去你觉得,你觉得过去随缘的逆流处当下就是你的根本本来的正流。逆流就是违背你的觉体时当下就是。但是你就在这个当下参时呢?似乎,你刚刚讲的渐次嘛,似乎就会感觉到你再看到过去,让你一直随着感受之中那种熊熊的流势,那再也慢慢慢慢再也不是过去你感受那个势力这么样强大了吧?慢慢慢慢你会觉得淡泊,越来越淡泊。正在越来越淡泊时,使你越来越清楚,那能流出的是谁?越来越清楚吧?所以这个感受上面仿佛好像有逆流,是吧?有逆流回头,回入本来,有逆流。但是这种逆流怎么解释都是什么?接引众生,所以这怎么解释都是二乘。
唯有大乘佛法直下叫你入流,你真的能够入一些流吗?你能担当一些流性吗?那叫入流。所以这个入流不是只是入圣流,何必讲圣流?现前的一切过去从凡也都是你的根本圣性,认得吗?你只要认大佛顶,你只要明白首楞严。你只要能够明白首楞严,所以刚刚讲心性中的渐次,你们现在这个你要你们大家要仔细听,心性中的渐次就是这样,你明白道理时,你方向明确时,你眼前看到是感受之中过去众生感受之中的流势,那种奔腾,可是你已然就在这个奔腾,感受奔腾的上面依然知道慢慢慢慢去淡观,去觉体之中的本来的作用,那如同在观无量寿无量光一样,如同在称名,称如是如来名字一样。
所以久而久之你就在那个感受过去这么样强大的势力当前,慢慢慢慢就刚刚讲的淡泊了。因为淡泊时你后面觉得有一个能起成是正流的那一个圣性,你越来越清楚了吧?那个真性,你越来越清楚了吧?那叫渐次。
将来你慢慢慢慢这个真清楚时,他过去是从凡慢慢导归于圣时,先是最初是这种方便,这种境界;将来在这个地方你越来越熟,过去在凡的势力越来越没有了,圣性的越来越清楚了,久而久之就在圣性的清楚上面,你圣性又不住了,马上又回头入一切过去的缘起,马上就能够回头再去倒驾慈航,再去马上跟过去的一切感受马上融为一体,那个叫做心性纯熟时,他马上就会起成如是的性德作用。你明白那个圣性时,真的你明白那个圣性,真性的亲清净。那个清净,久而久之,在熟悉时,你不必刻意去造作他,他就马上就能够什么?他就马上就能够再回头像倒驾慈航一样,跟你过去你觉得随众生流中的一切烦恼的业力,他突然他能够什么?他能够包容他,完全合二为一,那个叫倒驾慈航,那个叫做恒顺众生吶,那个就是十大愿王讲的普皆回向。你要看到那个心性吶!那个心性你能看得到时,你真的用得到时,他就是这样,他一定能够回头再入众生。
就像我讲到镜子,过去你被镜色所迷惑,才告诉你全然镜色是镜体。于是乎将来在镜色现前处,你会发现真正你看到那个从来不动的镜体了,那最初你似乎感觉有二,体会出二来了,分的清楚。将来你要是真正念念之间越来越明白镜体时,那当下又回到镜色来了。但是他那个回到镜色不是在随镜色流转,而是当下叫做「见山是山,见水是水」最后这一句话,当下就叫大明。最后这一句「见山是山,见水是水」,那叫做圆融。你还要再分什么叫真性,什么叫做随俗吗?你明白这个道理才叫入流,这个入流才叫成正觉,叫无上正等正觉。
除此之外,你以为说在感受当前,过去我们随的感受那个势力,一直意念都只是随着他那个不断的力量,那个流势流淌的将来,你要回头看到自己的真性,那在真性上叫正觉。你讲这个还是二乘,谁跟你讲这个叫正觉?你不知道正觉本来是正?眼前看到一切变化都是正。就像镜子照出黑色来,黑色都是根本镜性之中的根本镜体的正性。那你过去解释错了变成黑色随色,后面才跟你讲还有个镜性,后来再讲镜性时还有要你倒驾慈航,才有这么多的为了接引众生时,方便讲出来这么多的根本不必要的语言。那这么多的根本不必要的语言,只是说只是让你更熟悉觉心而已,那叫入流。

「文字初稿节自《重讲大佛顶首楞严经》0026 - 上自下然法师宣讲」

阿弥陀佛!

自然法語48Y081 三際圓明.jpg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手机版|Archiver|中国佛友网 ( 沪ICP备13002176号 )|网站地图

GMT+8, 2023-5-28 11:45 , Processed in 1.146784 second(s), 25 queries , Gzip On.

Powered by Discuz! X3.3

© 2001-2013 Comsenz Inc.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